


技术咨询:13858077598
电话:86-574-63035386(生产部) 0571-89714513(市场部)
传真:
电话:86-574-63035386(生产部) 0571-89714513(市场部)
传真:

![]() |
肿瘤异常蛋白与肿瘤早期发现 |
添加日期:2007/10/30 13:12:13 浏览次数:3460 |
肿瘤异常蛋白与肿瘤早期发现
肿瘤异常蛋白(Tumor Abnormal Protein,TAP),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肿瘤标志物AFP的发源地——前苏联的乌克兰医学科学院提供的又一项新发现。
一、肿瘤异常蛋白检测技术介绍
借助与免疫酶分析而确定出的肿瘤生长指示标,已牢固的进入临床实践,并被广泛用于确定肿瘤生成过程的阶段,并用于动态观察肿瘤患者,以达到早期诊断病变、复发、转移,以及评估治疗效力的目的。
但是,迄今为止,在已知的肿瘤指示标当中,尚无一种对初生肿瘤病发阶段的早期诊断是有效的,尚无一种作为恶性新生成物的筛选方法而得到推广应用。
在最近15年间我们所进行的研究,旨在从人体组织中发现恶性生成物的“分子见证”,这种研究可令人发现各种组织和血液中的质的变化,这些变化是由于肿瘤病人身上一种特殊的组织化学反应而发生的,而健康人或非肿瘤患者身上的类似反应,却没有这些变化。
我们所公布的这种反应,称作“肿瘤异常蛋白检测”,它是建立在下述机制原理的基础上:由于各种致癌因素(内在的或外在的),对某些健康细胞的DNA的作用结果,从内在或外在的因子,分离出一种糖/链结构异常的糖蛋白和钙-组蛋白复合物(即肿瘤异常蛋白Tumor Abnormal Protein,简称TAP),这种复合物向血液排放,并较多地存在于外周血液。本检测反应在于借助于我们已知的专一识别的凝聚助剂的凝集,再附加上某些物理作用去鉴定循环状态中的TAP。正如现代肿瘤学所阐述的普遍规律,在恶性生成物产生的时候,循环状态中的TAP的水准大大升高。由于致癌作用的这种机制原理是通用的,并不取决于恶性生成物的固定位置和组织学结构。这样一来,不论肿瘤产生的位置在哪里,也不论肿瘤的形态学结构如何,TAP检测都可发现肿瘤生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我们已能用分子生物化学研究的办法和临床形态诊断结果的结论相对照的验证,来确认上述机理的可靠性。如果我们能共同进行这些研究,我们一定能确信,“TAP检测”的结果证明在恶性肿瘤的组织中,在肿瘤患者的血浆中,发生着质的变化。
“TAP检测”的技术操作简述如下:从被检者的指端采血25微升,推成均匀的玻璃涂片,干燥后,在涂片上滴加特殊试剂,约2小时后,试剂已干燥,在滴过试剂的地方形成具有特色的“斑点”,阳性患者的“斑点”内有TAP凝聚颗粒,而健康人的则没有。
为了自动识读“TAP凝聚颗粒”,我们研制了一套诊断仪,该综合诊断仪可将涂片的图象输入电脑,分析涂片,并作出被观察者有肿瘤病变或无肿瘤病变的结论来。
为了确定“TAP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我们按两个程序作出了研究。
第一个程序包括了研究那些诊断已明知或健康状况已知的人,其中有442个肿瘤病人、200个实际上健康人(献血者、在军队中服役的人)和135个患有良性肿瘤和淋巴节炎的病人。关于肿瘤病人的数据见表1:
表1 参加“TAP检测”不同阶段肿瘤病人分类表
在这一组里,“TAP检测”用的血样采自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病人。
在这一组里的肿瘤之组织学结构,见表2:
表2
对肿瘤患者的“TAP检测”结果,见表3:
诊断灵敏度平均为89.1%。对胃肠癌,甲状腺癌和乳腺癌的诊断结果最佳。
健康人(军人和献血者)的观察数据见下表4。
表4
诊断的特异度为99%
对非恶性肿瘤和炎症患者的检测数据与上面相仿。在接受检查的135人中,有15人出现假阳性的结果。诊断特异度88.9%。具体见表5:
表5
第一研究程序的综合性数据,见表6:
表6
诚然,所取得的结果已令人将使用“TAP检测”的诊断方法视为一种高信息量的、无害的、通用的、相对地讲不甚昂贵的、劳动量不大的方法,即适用于肿瘤诊断的一种筛选法。
第二种研究程序包括用“TAP检测”综合诊断仪对恶性肿瘤进行筛选。其研究观察过5411人,他们被分为三组:
第一组计3797人(被组织起来的居民—工厂、机关和企业的员工)。采取血样,涂片的涂抹和打上印记,都是在被观察者的工作岗位上进行的。
第二组计1268人,均为个人前来检查者。采血、制涂片,是在基铺市的医疗单位进行的。
第三组计346人,均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受害者,其中被称作“清除者”(大约是清理核泄露现场的工作人员)的有179人,另外167人为基铺、日托米斯克和切尔尼戈夫三个被辐射污染的州之居民。所有的“清除者”在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以后,都轮班在那里工作过,有的人从几昼夜到几周,有一些还长达几年之久。
在“TAP检测”为阳性之后,对所有这些人进行诊断的第二阶段,我们称之为“加确观察”阶段,它包括了认真细致的临床观察,内镜检查,X线和超声波观察,在必要时再加其他的诊断方法。“加确观察”的目的:确认恶性新生成物的存在,确定该生成物的位置,是否扩散及其形态结构。“加确观察”的步骤为:分析病人主诉、生活史、病史、肿瘤症遗传史,为了观察还要触摸病人机体之允许触及部分。以上统称肿瘤学专家的观测。此后,再编订单个人的诊断手续(分析血、尿、对机体进行内镜检查、超声波检查及其他种类的观察)。这些检查和观察要根据患者的主诉和肿瘤专家的临床发现。倘无主诉,也无肿瘤症状的临床显现,则要对常发恶性过程的人体器官和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例如:肺、乳腺、胃肠系统、妇科系统、淋巴节、皮肤及口腔。类似观察要在门诊进行,一般操作不超过7-10天。
对于绝大多数已被“TAP检测”诊断的非恶性肿瘤的患者,也得按上述步骤进行“加确观察”。对那些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召集来进行定期复查(期限勿大于二年)的患者,只好研究其医疗档案,或用对面交谈办法进行复查。
用“TAP检测”法对恶性新生物的筛选结果的统计,是按“美国癌症学会(ACS)”制定的标准进行的。
结果
在第一组3997个受测人中,有73.4%的人在检测时没有提出任何主诉,在他们身上也未发现肿瘤症的任何临床征象。
利用“TAP检测”综合诊断仪对上面一组的观察,有如下结果:在11个人(占0.29%)身上发现了肿瘤病变(真阳性),而且其中9人正如在接受检测之前所认定的那样,是恶性新生成物的初(1-2)期发展阶段。用“TAP检测”在第一组人中筛选的信息数据见表7:
表7
本法在20例有错误,其中在两个被“TAP检测”诊断为假阴性的肿瘤病人身上发现了第四期癌症。
第二组1268人是在基铺市的医疗机构利用“TAP检测”为前来求诊者作恶性新生成物的筛选。
与上一组被检测者有别的是,绝大多数患者(占82.1%)在接受检测时都提供主诉,这些主诉直接或间接地可能与他们身上存在肿瘤症状有关。
用“TAP检测”查清了44个人有恶性新生成物(占3.5%),23个受检者检测有误。此外,在“TAP检测”检测结果为假阴性的11个肿瘤病人中,有5人在观察的时刻接受过某种治疗,5人中已发现了癌的位置,其余1人中发现了被忽视了恶性过程的形式。肿瘤筛选的信息数据统计见表8:
表8
在接下去的“切尔诺贝利人”这一组里,测查了179人事故“清除者”,这些人直接参加了消除1986年切尔诺贝利灾害后果的消除工作。其中一些人在切尔诺贝利驻扎到1987年,轮班工作。在这个程序中,还夹进了167个生活在放射监控区的居民。
根据医疗档案,在接受“TAP检测”之际,所有的“清除者”都有与肿瘤病理学无关的体质上的病变。
用“TAP检测”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受害者作肿瘤筛选的结果见表9:
表9
第二研究程序检测结果汇总见下表10:
表10
注:TP=真阳性
TN=真阴性
FP=假阳性
FN=假阴性
DSP=TP/(TF+FN) =阳性检出率(灵敏度)
PPV=TP/(TP+FP) =阳性准确率(阳性预期值)
NPV=TN/(TN+FN) =阴性准确率(阴性预期值)
DE=(TP+TN)/总检数=检出准确率
对所取得的结果之讨论
目前已知的,对肿瘤病人进行筛选和检测的方法,也是非常普及的方法,往往有诸多不足,其中最重要者:准确度、灵敏度不高,方向很窄,一如既往地只能确定某一种肿瘤病变,最终导致大量财务支出用在购置仪器、试剂和组织进行观测上面。我们所研制的,在(瑞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注册的(1994年)肿瘤病变的新诊断方法,便是乌克兰在世界肿瘤学界的首创。该办法在许多方面便没有如上所示不足。该方法,即“TAP检测”法得到了国际肿瘤指示标科学院和国际肿瘤学协会的赞许。而本公告的作者,便是上述两个组织的成员。
在所进行的5411人检查者中,有65个肿瘤病人生有不同的组织原发瘤(癌、淋巴肉瘤)和不同部位(皮肤、肺、口腔、胃、肠、肝、肾、妇科构件、淋巴结甲状腺、前列腺和乳腺等)的恶性肿瘤。
必须指出,用“TAP检测”测出的病人中,临床证实已有68.6%有初期(1-2期)恶性肿瘤生成物,而且他们都有无症兆的门诊期或临床期,早先并未就肿瘤病求医。
根据乌克兰肿瘤服务部门的活动总结数据。其他方法可以诊断出的早期(1-2期)肿瘤发展阶段的肿瘤病人的比重仅为40-42%,而且其中1/3是皮肤癌,肉眼不难发现。
此外,上述方法,即借助“TAP检测”所进行的观测,为了实践筛检观察的主要目的,即降低被观察者中的肿瘤死亡率,必须进行长期的、不少于10年的筛检和定期观察。
研制者们批判地对待在居民使用“TAP检测”法所达到的成果,也不想否认在观察大量(群体)时的错误率。但是,照我们看来,我们所完成的工作,已足以令人信服的方式演示了利用“TAP检测”搞肿瘤筛检的高效率,为那些想使用乌克兰的恶性肿瘤指示标诊断方法的医务工作者,开拓了广阔的实践活动场所。
结 论
1、作为一种恶性新生物的指示标式新诊断方法,“TAP检测”具有很高的诊断灵敏度89%,其诊断特异度达到99%,实为一种无创伤性的、无痛的、廉价的、无须大劳动量的实验室诊断法,可将其推广,用于在居民中进行恶性新生成物的筛检和预防。
2、考虑到那些受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受害者有发生恶性新生成物的高风险,用“TAP检测”进行的肿瘤筛选观察,应列入该类人的职业病普查。
3、“TAP检测”具有广谱性,可以检出各种部位(皮肤、支气管、肺、口腔、胃、肠、肝、子宫、卵巢、淋巴结、软组织、骨、甲状腺、乳腺、前列腺等)恶性新生成物(癌、肉瘤)所排放的TAP。
4、研究结果证明,用“TAP检测”可验证恶性新生成物是否复发、转移。为了获得正确结论,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例如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分别检测和动态观察。
5、“TAP检测”对癌症所患部位无法分辩,对已进入终未期的癌症患者无法检出。
二、促进肿瘤异常蛋白检测技术在肿瘤早期发现中的应用
从乌克兰国家医学科学院引进肿瘤异常蛋白(TAP)检测技术,是国家“双引”项目和国家级火炬计划。经过国内外许多专家的共同努力,历经八年的临床研究和临床验证,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注册批准{注册号:国食药监械(试)字2004第3060663号}。为使该项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国家科技部于2004年将肿瘤异常蛋白检测技术的推广应用列入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国科外字[2004]355号)。
一项检测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是一种物质的发现及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过程。离不开应用者本身思维的“变革”与“创新”。变革旧的诊断概念,创造新的治疗方案,甚至改变医院的工作习惯。如果当年上海的医学科技工作者不到江苏的启东去找“没有症状”的肝癌病人,没有他们刻苦认真的工作实践,没有他们勇于变革的科研精神,目前普遍应用的“AFP”检测技术也许难逃被否定的命运。“AFP”的发现与应用开创了癌症早期诊断和癌症早期发现学说的先河。极大的推动了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也促进了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创新和提高。当年能够发现5cm以下的小肝癌,改变了肝癌病人“死后诊断”的被动局面,确是医学史上的重大贡献,而现在临床已能检测1—5cm的小肝癌。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临床医学的进步,人的思维和认识必将随之而“变革”, 癌症亚临床期的概念也随之而不断更新。正如国际著名肿瘤学专家,癌症亚临床期学说的奠基人汤钊猷院士在指导我们时所说:“肝癌有一段亚临床期,其它癌种也必然有,需要用一种广谱的方法去作早期发现,TAP检测填补了这个空白”。
TAP是细胞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后表达的产物,是癌细胞在异常增生过程中的共同特征,所以用TAP检测可以广谱地又极为早期地发现受检者血液中有否发生质的变化,及时提示尚无法自我察觉的癌细胞的存在,发现癌症的亚临床期。癌症的早期无症状,临床初期也症状轻微且不典型,极易与良性疾患相交叉混淆。而临床提出作某种专一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或影像学检查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靶向性提示。而癌症的恶性程度越大,发展越快,转移越早;一旦症状明确已经不是早期。所以世界卫生组织特别指出,“癌症的早期发现,是发现无症状状态下的癌症病人”。怎样发现?是医学科学工作者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提供一个可行的检测方法,在大批人群中筛查,无疑是大有益处的,可以发现早期和亚临床期的癌症,及时给予抗癌治疗,阻断癌变过程,预防临床期癌症的发生。TAP检测就是这个可行的检测方法。
随着癌症“三早”预防知识的普及,主动到医院接受“防癌”检查,以及在健康体检时,要求纳入防癌检测项目的人群已越来越多。在开展癌症的发病学预防和社区普查之前,先用TAP检测作筛查,以期筛检出特定的,分子生物学概念上的“高危人群”,再进行医学检查和追踪观察,做到早期发现和预防性阻断治疗。可以在降低耗费,提高效益的前提下,达到预防癌症的目的。
TAP检测可以发现癌症的亚临床期,又可和其它检测技术相互映证,互为补充,为癌症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防止癌症的漏诊和误诊。并可作为癌症治疗效果和有无复发、转移的监控和评判手段。在成功的手术切除之后,至新的癌块发现之前,也应视为癌症的亚临床期。此时癌灶已经排除,但在这块癌细胞 “熟悉的土壤”,难以排除恶性新生成物的重新滋生,所以癌症的康复期是特殊的高危期,应积极预防复发和转移。复发有单中心发生,也有多中心发生的;转移有向下游器管的“纵向”转移,也有侵犯周围组织的“横向”转移,还有直至远端器管的“跳跃式”转移。此时用某种专一的肿瘤标志物已很难确定,而长期反复地使用影像学仪器作检查,反而会诱发癌细胞的增生。用TAP检测作为监控手段,发现阳性再结合其它临床检查手段作鉴别诊断。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利杜绝癌症的复发和转移。
我们用TAP检测方法检测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的结论相互对照的验证,确认在已可确诊为癌症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在90%以上,(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结束后的阳性检出率会适当降低,检测呈阴性的主要原因;1.治疗有效的体现, 2.部分患者TAP物质分泌量减少,以致无法检出, 3.患者已进入终末期。所以TAP检测用于临床监控应该前后对照,动态观察。)在公认为健康人群(义务献血的共青团员、飞行员)中的阳性检出率不到2%。少量可疑可于复测后排除。在自愿接受TAP检测的体检者之中发现的阳性检出者中,发现不少癌前病变或异型增生的症状,接受了治疗而一直未形成癌症。而有的阳性检出者中什么症状也没有,以至未参予治疗,待三年后追踪访问,其中许多已成了癌症病人。为此我所又结合临床专门研究了预防性阻断治疗的方案。
肿瘤生物学指出,“当一个癌症已可用物理学方法检出时,它已发展了很长时间。比方说一个1cm的肿瘤已经历了它3/4的生命旅程。如果用物理方法对病人进行检测,仅能检出一个含有109个细胞的癌症,而此时,希望用其它方法代替手术去除所有癌细胞已经几乎是不可能的了”。[注:癌生物学Cancer Biology. (英)R.V.B 金著 刘以训主译科学出版社出版(第二版200页)]由于时间与浸润的细胞学变化成正相关,因而癌细胞越早被检出,它经历的改变就越小,此时尚有自愈的可能性,那么治愈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TAP检测发现的阳性,如果再结合其它临床检查未发现任何阳性结果,建议动态观察,排除可能出现的假阳性后及时复测,对复测阳性者,应建议进行预防性阻断治疗。此时阳性检出者体内已有一定数量的癌细胞,离临床癌症尚有一段较长的距离。如果改变生活环境和习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给予适当的抗癌治疗,可以成功消灭存在的癌细胞,使TAP检测出现阴性。目前各地的临床使用单位,提供了不少科学的治疗方法,例如生物免疫治疗:用白细胞介素-2(IL-2)小剂量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隔日一次,一个月为一疗程。1~2个疗程,转阴率可达90%以上。也有用以扶正培本的中医药方剂和中成药作保健性治疗的。效果以复测二次以上均为阴性者为佳。如已发现各种癌前病变,应及时作对症治疗。
我国著名的肿瘤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书钧在2002年济南“肿瘤防治前沿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预言,未来肿瘤防治和研究的重心,将逐步由具有明显占位性病变的中晚期肿瘤移向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研究,乃至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服务,人类战胜癌症的梦想才能成为现实。
“上医治未病之人”。随着癌症亚临床期学说的深入研究和发展,TAP检测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将会有新的深度与广度。作为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欢迎大家的合作和参与,共同促进TAP检测的推广和应用。各地专家必然会积累比我们丰富的临床经验,获得更为丰硕的科研成果。敬请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地址:浙江省慈溪市癌症早期诊断防治研究所
电话:0574-63024701
传真:0574-63027840
邮编:315300
|